看的是病,救的是心
文章來源:衢州日報、浙江工人日報 作者:臘莎 曹敏 鄭菁菁 點擊數:3989 更新時間:2017-09-01
??? 8月17日,全國衛生計生系統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衢州市人民醫院主任醫師、呼吸內科主任田明慶,榮獲“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個人”稱號。
????軍醫出身的田明慶,始終不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看病救人的道路上,為無數患者帶去了心靈的滋養和生命的希望??吹氖遣?,救的是心。在這個辛苦又遍布坎坷的醫療行業,田明慶不忘初心,披荊前行,用責任心書寫著一名良醫的大愛與擔當。
????從部隊轉業到地方,軍醫風格延續患者有需要,他隨叫隨到
????30年前,23歲的田明慶從廣州第一軍醫大學畢業后,來到北京軍區第252醫院從事內科工作,1993年轉業到衢州市人民醫院。
????經過多年在部隊這所大熔爐中的錘煉,田明慶深刻認識到,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人的宗旨,是終身職責。而醫務人員的天職是救死扶傷,與部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如出一轍。因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的臨床工作中,為患者解除痛苦。
????田明慶工作責任心強,即使轉業到了地方,也仍延續著在部隊里的軍醫作風——只要患者病情需要,他便經常放棄休息時間,隨叫隨到。
????有一次,一位患者因大咯血住院,咯血量大,來勢兇猛,常規治療難以控制,患者隨時會有窒息危險。此時,田明慶剛好下夜班回到家,得知情況后,他馬上趕了回來,一直堅守在患者床邊,想盡一切辦法控制咯血,使之病情有所好轉。直到第二天,他在陪同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療,把咯血完全控制住后,才脫去沾著血漬的白大褂,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到家時已是第二天下午1點鐘。
????對待患者,不分貴賤?看的是病,救的是心
????“想不到我這個來自農村的窮病人,還能和你這個大醫院的醫生交上知心朋友?!?這是患者蘭某對田明慶說的話,道出了田明慶對患者的態度——對待患者不分貴賤,總是熱情接待、笑臉相迎。
????蘭某患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多年,失去勞動能力。田明慶本著少花錢、治好病的原則,為他精心設計了治療方案,使他的病很快就有所好轉。田明慶去上海瑞金醫院進修期間,還為蘭某聯系到該院做了心臟手術,使之病情進一步好轉。
????還有一位離休老干部,患有嚴重的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及高血壓病,還患上了肺癌,處于腫瘤晚期,反復多次住院。悲觀的老干部不配合治療,并常遷怒于家屬及子女。田明慶見此情景,經常耐心地與老干部交流,并耐心開導他,老干部的情緒慢慢穩定了下來,并主動配合醫生的治療,使病情得到了控制。對此,患者及家屬都十分感激。
????“看的是病,救的是心?!碧锩鲬c對患者的真心,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的內涵。
????抗擊“非典”,?心懷大愛?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勇擔重任
????“非典”雖已過去十余年,卻是田明慶和一起共事的醫護人員難以忘記的經歷。在2003年“非典”期間,田明慶不僅是“非典”臨時病房的負責人,還是市專家組成員,醫院診斷搶救小組成員,承擔醫院和市本級應急出診及全市發熱臨床留驗患者的會診任務。
????有一天晚上12點多鐘,工作了一天剛躺下的田明慶,被一陣急促的電話聲催起,原來是一個緊急的疫情報告:火車站有位旅客出現發熱癥狀,要求應急出診。
????放下電話,田明慶立刻趕到集合地,在救護車上穿好了防護服。這是防治“非典”應急小組第一次接到出診任務,即使經驗豐富,他心里也免不了有幾分緊張,但他馬上利用專業知識完成了對患者的檢查,并慎重地填寫了我市第一份有關“非典”病人的會診單。
????在“非典”臨時病區,田明慶帶頭訓練穿戴防護服。當時正處于夏季,厚厚的防護服和數層口罩、眼罩等,悶得人喘不過氣來,訓練下來常常全身濕透。在他的帶領和訓練下,病區所有醫務人員都熟練掌握了防護服的穿戴和工作流程。
????當時人員緊張,田明慶兩天值一次班,承擔外出會診及應急出診排查發熱患者的任務,由于過度勞累,田明慶病倒了。即使在生病期間,他仍然心系抗擊“非典”工作,一面積極治療,一面電話與醫院聯系,幫助解答會診組遇到的難題。
????不僅是“非典”,在此后多次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田明慶總是沖在臨床工作一線,為本地區的衛生事業默默地盡一份力。
????因心系患者、工作出色、業務精湛,田明慶被評為衢州市名醫,并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干部保健先進個人、優秀帶教老師,逐漸成為衢州地區的專業技術“領頭羊”,擔任了病區主任,還擔任省醫學會呼吸分會委員、市醫學會呼吸分會主任委員、市保健委員會保健專家、市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專家成員、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專家成員、省醫學會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鑒定專家庫成員等多項工作。
????對于此次獲得“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個人”稱號,田明慶坦言,這是榮譽、是認可,但同時也是更大的責任。他說,今后的工作更容不得一絲怠慢,他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