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的眼腫瘤一刀除
文章來源:廣電報 作者:李勝 點擊數:4330 更新時間:2017-03-31
3月上旬,新疆烏什,寒風還有點刺骨。
但烏什縣人民醫院的眼科手術室內,一名30歲的維吾爾族女子卻興高采烈,因為,困擾她二十多年的眼部良性腫瘤,在衢州援疆醫生的主刀下,被順利摘除了。
這位女子來自農村,家里經濟條件不好,加上到縣城路途遠,雖然左眼上方長了一個良性腫瘤,但她從來沒有到醫院治療。這次,聽說衢州的援疆醫生來到烏什,她特地趕來做手術。
李勝,衢州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科的援疆醫生,聽說有這么一個病人,專程打電話回衢州市人民醫院,向美容整形科的專家請教,如何做手術才能更順利,又能保持病人姣好的容貌。
在一切準備就緒后,歷經40分鐘的手術,陪伴女子二十多年的眼部良性腫瘤被順利摘除。因為手術切口是沿著眉線的,所以從外表上基本看不出來動了手術,女子和其丈夫都很開心。
2017年2月22日,肩負著黨和國家的使命,肩負著衢州人民的重托,李勝成為衢州市第九批32名援疆人才之一,踏上了新疆這片熱土,開啟了自己一年半的援疆旅程。
新疆的文化、氣候、生活習慣都與衢州天壤之別,他努力將自己調整到最佳狀態,讓自己真心、快速地融入到了烏什縣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之中。
從浙江省委黨校和阿克蘇地委舉辦的專題培訓班上,通過各方領導、老師、干部、人才的講解,他初步了解了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增強了援疆責任感和使命感。他深知,只有做到真心、真情、真愛,才能做好援疆工作。
新疆的空氣干燥,踏上烏什土地以來,他克服了作息時差、水土不服的困難,第一時間投入到了烏什縣人民醫院的診療、科室發展、傳幫帶等工作中。
每天,他參加日常查房,指導科室醫師換藥和治療等操作,每兩周組織一次科室講課和教學查房,將自己的知識與經驗盡可能傳授給每位科室成員。
烏什縣人民醫院眼科和口腔頜面外科規模較大,但耳鼻咽喉科室診療水平異常薄弱,缺少常規設備和診療手段。為此,他充分利用科室現有設備及自身專業知識,將僅有的一臺即將報廢的耳鼻咽喉診療臺予以維修和保養,并提出合理化發展建議,補充和完善其他設備。因為充分利用了各類現有設備,目前,已基本可以滿足日常門診所需。
設備完善的同時,他努力改善當地耳鼻咽喉科的診治水平,建立健全了耳鼻咽喉科的科室基礎,指導制定了規范化的操作指南,為科室發展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障。他參加了各類眼耳鼻咽喉頜面外科手術,主持或參與了全麻下鼻骨骨折復位術、鼻出血前后鼻孔填塞及等離子燒灼止血術、眼瞼及眼眶新生物摘除手術、顴弓骨折復位鋼板固定術等,努力做好“傳幫帶”工作,真心對待患者,在烏什縣百姓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他還參加了“衢烏一家親醫療志愿者服務隊”,努力為衢烏兩地人民架起友誼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