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轉換,相互體諒

文章來源:衢州日報 作者:夏利花 點擊數:4987 更新時間:2016-05-03

  這真是漫長的一天。
  母親說眼睛看不見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每次看到我,母親都要嘀咕能否做手術,說隔壁村的某某人都看好了。因為知道我忙,不敢以母親的身份命令我。而我總是敷衍地對她說:“等哪天空點,帶你去看看?!苯Y果一等又是一年。終好幾次發現母親的衣服洗不干凈了,菜里吃出了頭發、草根之類的東西,我開始震驚母親真的看不見了。
  年前,我對她承諾:“過完年,等我忙空了,就帶你去檢查?!边@一天終于兌現了,好不容易請了一天假,開始了從醫生到病人家屬的角色轉換。
  預約好了醫生,早早帶著母親來到了眼科門診,已經排著許多病人。盡管和醫生很熟,卻不好意思插隊,陪著母親在門口等了一個多小時才輪到看,然后是一系列的檢查、住院、簽字、手術……這些程序對我來說似乎很熟悉,卻也很陌生,說實在有種找不著北的感覺。自己是醫生時,沒有那么多、那么細的體驗,我很納悶,換個角色,醫生的優勢蕩然無存。沒有享受優先,沒有了往日的從容淡定,目送著母親進手術室的背影,心里焦慮不已,在手術室門外來回走動,不時從門縫里看看,坐立不安地干著急。我想,這就是患者家屬的特有表現吧。
  明明這里是我再熟悉不過的地方,每天都要來回好幾趟。手術室門口永遠都擠滿了人,有時進出手術室,都要扒開人群才能找到出路,那時我常想,家屬就不能安靜地坐著等嗎?如今自己親身的體驗,我理解了許多……
  我已經記不清工作中曾多少次站在患者和家屬的立場進行角色轉換,也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夠換位,對我多一些理解。其實,患者要換成醫生的身份很難,因為病人不具備醫學專業知識,無法深入到復雜的疾病診療過程當中,也許只能感受到醫生表面的忙碌。
  但是我敢確定,作為醫生的我能給患者更好的就醫體驗,是因為我切實地站到了他們的這一邊。
  作家張愛玲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币苍S,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當越來越多的人懂得“醫患共苦”的道理,變得相互慈悲起來,“醫患糾紛”、“醫患矛盾”也就能順理成章地成為昨日舊聞。良好的醫療環境是患者期望的,同樣也是醫護人員共同的目標,相互體諒,大家一起努力吧。
欧美大屁股xxxx高跟欧美黑_在线新拍91精品国产麻豆情侣_真实国产网曝门事件视频_色婷婷美国农夫综合激情亚洲_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