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余國峰,38歲,浙江大學外科學碩士學位,衢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余國峰于2009年1月份參加且通過了省衛生廳組織的BFT(出國備選人員考試)全國統考,2010年獲得參加德國進修資格,今年6月6日赴德國黑森州卡塞爾醫院(德國國家的神經創傷中心之一)進修,為期三個月,主修垂體瘤和聽神經瘤等手術治療。他是我市首位公派出國進修的醫生。
上周,記者通過網絡,對遠在德國的余國峰進行了采訪,讓他談談在德國醫院進修的所見所聞。
記者:德國醫師給你最大的印象是什么?
余國峰:我所見的德國醫師非常敬業。他們薪金固定,不與績效掛鉤,但卻從來不會推諉病人。一般醫師每天早上7點半到醫院,最早也要下午5點后才能下班,如有大手術經常會工作到晚上七八點,但很少聽到他們抱怨。
德國人以嚴謹出名,而醫師的嚴謹更甚于常人。以我的觀察,他們對住院病人住院進程有嚴格的制度安排,細致而高效。
德國醫師對病人及家屬態度非常熱情。每天查房時,他們會先微笑著和病人打招呼,然后仔細詢問病人病情,醫師和病人的關系更像是朋友,彼此信任,溝通順暢。
記者:德國的醫療環境如何?
余國峰:德國沒有我們國內如此緊張的醫患關系。
第一,德國幾乎全民醫保,醫師不需要擔心病人支付不起醫療費而影響對病人的用藥,更不存在病人因欠費而醫師被扣除獎金、工資的情形。
第二,病人和家屬對醫師非常信任,極少出現國內的病人和家屬懷疑醫師用藥及檢查過度的情況。即使對治療有疑問,也會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聘請律師來醫院進行調查,而不會出現病人及家屬大鬧醫院的情形。如果醫院確有責任需要賠償,保險公司會承擔所有賠償費用,當醫院告知當事醫師“事情已經處理結束”時,具體的賠償情況一般當事醫師并不知道。
第三,德國病人在公立醫院看病費用低廉,病人自費的費用每日在10歐元左右(包含伙食費等)。所以,在這樣的醫療環境中,醫師可以集中精力專注于業務,也有助于技術能力的提高。
記者:在德國當醫生辛苦,還是在中國當醫生辛苦?
余國峰:工作方面就我所見,德國醫師也很辛苦,但他們沒有后顧之憂,不用擔心病人欠費和家屬的無理取鬧。德國在精神壓力方面也許會比國內醫師小,他們有更多時間鉆研業務,而我們的醫生很多精力花在如何防范和處理醫療糾紛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