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豐裕的今天為什么學生還會營養不良?

文章來源:衢州晚報 作者:徐桂麗 點擊數:6709 更新時間:2011-05-27

520全國學生營養日,今年的主題是:全面、均衡、適量——培養健康的飲食行為。記者采訪了學生和家長后得知,目前中小學生飲食上還有不少早餐不吃、午餐對付、晚餐過剩的問題,導致學生營養不良。學校和家長應如何應對這些問題?本報記者昨日走訪了營養學方面的專家,來聽聽他們的建議。

學生營養不良很普遍

  市人民醫院營養科作為在全市醫院中較早成立的營養科室,一直密切關注著中小學生的營養健康。

  在各種重要考試前夕,很多家長會到我們這里來咨詢,希望能給學生補足營養。家長的主觀愿望是好的,但事實上,學生營養的狀況不容樂觀。該院營養科主任毛春英接觸過眾多學生飲食不當,導致出現各種問題的案例。

  我們所說的營養不良是一個大的概念,包括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兩方面,如偏食導致的膳食結構不合理、能量過剩導致的肥胖、三餐攝入不均衡等。據我了解,現在學生油炸、膨化食物、蛋糕、碳酸飲料等熱量多、無營養的食品吃得多,日均總能量攝入多,維生素及礦物質類偏少,同時運動又少,這必然導致肥胖者增多。這是一種很典型的營養不良。

  毛春英告訴記者,前幾天,她剛接觸到一個學生,才12歲,基本不吃魚肉等,也不吃葉菜,但愛吃零食,導致個子一直長不高,營養不良,體重屬于重度肥胖。

考前無需特別補充營養

  中考、高考臨近,不少家長買保健品給孩子進補。對此,毛春英認為,這完全是一個誤區。營養的補充是從出生就開始的,不能一蹴而就;如果突然進補、大補,不僅效果不明顯,弄不好還會適得其反。另外,食補也有講究、有選擇的,家長不可操之過急。

  糧食類、動物性蛋白質、豆奶類和蔬菜水果類,這是健康飲食所不可或缺的。對正處于身體發育階段的學生,尤其重要。以中學生為例,每天攝入米飯300-500、動物性蛋白質食物150-200、蔬菜400-500、水果200-400、牛奶一瓶、雞蛋一個就夠了。對于用腦比較多的特殊情況,適當多吃一點魚、瘦肉等即可,但也不是越多越好。

合理膳食結構很重要

  現在物質豐裕,基本上不存在吃不飽、吃不好的情況。因此要改變營養不良的狀況,主要是家長和學校為孩子建立合理的膳食結構。毛春英主任給出了幾點建議。

  首先,保證學生三餐都要吃,且營養分配合理,早餐保證全天30%的營養量,中晚餐分別在35%—40%之間。每餐每種類的食物都要吃一點。

  其次,運動一定要跟上。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身體攝入量和消耗量的平衡,如果只進不出,自然就會囤積脂肪,造成不健康的肥胖,甚至引發疾病?,F在中小學生運動偏少,這需要引起家長和學校重視。

  再次,家長正面引導,改變學生偏食和挑食的情況。因為偏食很多都是在4歲以前養成的,父母應盡早進行干預和刺激,引導孩子對各種食物的興趣。

  最后,為讓學生對各種食物都有興趣,家長和學校在飲食中也應講究技巧,烹飪方法上適當改善,增加學生對食物的新鮮感。

?

欧美大屁股xxxx高跟欧美黑_在线新拍91精品国产麻豆情侣_真实国产网曝门事件视频_色婷婷美国农夫综合激情亚洲_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