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甲狀腺癌二次手術困難重重 看專家如何“抽絲剝繭”
文章來源:衢州日報 作者:王宗攀 點擊數:6275 更新時間:2021-12-15
家住柯城區的嚴阿姨今年69歲,不久前因“呼吸困難”來到四省邊際中心醫院(衢州市人民醫院)乳甲外科就診。檢查發現,她頸前腫塊巨大,雙頸部布滿腫大的淋巴結,最大的有鴨蛋般大小,而且腫塊十分固定,不僅嚴重影響了頸部美觀,甚至威脅著生命。
在20多年前,嚴阿姨曾因甲狀腺癌在外院接受過手術治療,術后沒有進行常規的復查隨訪,近幾年來頸部又出現腫塊并不斷變大。她在原手術的醫院就診,穿刺證實為甲狀腺乳頭狀癌,考慮原甲狀腺癌手術部位復發并伴有兩側頸部淋巴結多發轉移。由于手術難度大,外院建議轉上級醫院就診。于是,嚴阿姨來到衢州市人民醫院乳甲外科就診。
乳甲外科執行主任黃關立接診后組織科室進行病情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從術前的CT上看,嚴阿姨復發灶和轉移灶巨大,并且腫瘤突入胸廓前上縱隔壓迫氣管,轉移灶粘連侵犯頸部重要結構,手術難度極大,風險極高。加上甲狀腺二次手術由于疤痕組織粘連,更增加了手術難度。嚴阿姨的氣管已經受到壓迫引起呼吸困難,因此,手術是唯一的方法。醫生認為,盡管局部腫瘤比較晚期,但分化型甲狀腺癌如果能切除干凈加上術后碘131治療,嚴阿姨還是有很大的治愈希望,獲得長期生存。討論后,乳甲外科團隊為嚴阿姨制定了完善的手術方案和各種風險預案。
黃關立帶領診療團隊為嚴阿姨實施手術。手術在全麻下進行,為了在術中最大可能地保證重要神經的安全,全麻氣管插管采用帶神經電生理監測的插管。
術中,醫生發現跟術前的判斷完全一致:復發病灶巨大,并且突入上縱隔,壓迫氣管,粘連致密,轉移灶侵犯頸部大血管,支配聲帶的兩側喉返神經被緊緊粘在轉移的淋巴結之間。如果操作稍有不慎,則會損傷神經,嚴阿姨就可能需要終身氣管切開帶管生存,生活質量很差。
為了盡量保證嚴阿姨術后的生活質量,黃關立借助顯微手術器械進行精細解剖,在神經監測儀的監護下將病灶同喉返神經成功分離。借助血管外科手術器械切除被腫瘤侵犯的大血管,重建血管??朔僮骺臻g狹小的困難,從頸部將壓迫氣管并突入胸廓上縱隔的腫瘤完整切除,避免了創傷較大的開胸手術。同時將兩側頸部巨大的轉移灶徹底清掃。手術歷時6個多小時順利結束,頸部所有重要結構均被完整保留。
術后,經過乳甲外科醫護團隊的精心治療和悉心護理,嚴阿姨恢復良好,無任何并發癥,發音、呼吸、吞咽等功能完全正常,次日就下地走路,一周順利出院。
黃關立介紹,通常分化型甲狀腺癌預后較好,手術治療效果良好,手術風險也較小。早期患者還可以經乳暈、腋窩、口腔進行腔鏡下手術,頸部不留疤痕。但是一部分甲狀腺癌患者沒有及時就診,隨著病情的發展,腫瘤可能會侵及或壓迫周圍組織,而頸部有著重要的組織結構和器官,一旦損傷很可能導致嚴重的并發癥。此外,復發甲狀腺手術由于疤痕粘連,術中解剖困難,無疑增加了手術的難度。
黃關立提醒,甲狀腺癌雖然大部分預后較好,但也不能掉以輕心。若發現甲狀腺結節、發現頸前甲狀腺區域或相應淋巴結部位腫塊,一定要及時到醫院相應的??七M行檢查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