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腦出血外科診療基地”落戶衢州 不斷促進腦出血患者的規范化治療
文章來源:衢州日報 作者:趙凱怡 徐莉 吳鏞 點擊數:3866 更新時間:2022-07-13
6月25日上午,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腦出血外科診療基地”揭牌儀式暨STICH腦出血外科診療能力提升啟動會,在四省邊際中心醫院(衢州市人民醫院)舉行。來自全市各縣(市)區相關科室的36名醫務人員參加。
衢州市人民醫院是我市首批參與“全國腦出血外科診療能力提升項目”的醫療單位,此次作為全市唯一被授牌的單位,標志著市人民醫院對腦出血患者的救治能力和水平邁上新臺階。
實力強勁,全力建設“腦出血外科診療基地”
有關數據顯示,我國是高血壓大國,導致死亡常見的并發癥就是高血壓性腦出血,且腦出血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等特點,給社會和家庭都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高血壓性腦出血的救治,是目前中國市縣級醫院神經外科主要的診療項目之一,由于缺少規范的技術培訓以及硬件設施欠缺等原因,導致腦出血治療同質化困難。
國家衛生健康委為改善我國腦出血患者發病率和病死率較高的現狀,進一步提高腦出血外科專業診療能力,因此,在全國開展腦出血外科診療能力提升計劃工作。2021年,在全國范圍內確定了14家“腦出血外科診療中心”和百余家“腦出血外科診療中心建設單位”。經年手術量、手術方式選擇、神經外科專家團隊建設、神經外科ICU建設、醫療質量綜合評估和教學科研等嚴格審核,去年7月,衢州市人民醫院獲準STICH腦出血外科診療基地。
衢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作為衢州市級重點醫學???、衢州市品牌學科、市科技創新團隊、國家腦出血外科診療中心建設單位、省級限制類診療技術培訓基地,并與上海復旦大學、海軍軍醫大學、浙江大學等院校附屬醫院神經外科緊密聯系,設有浙大二院張建民、陳高團隊專家工作站?,F已在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救治上開展了大量的臨床診療實踐,具備較為扎實的科研能力,并儲備了多層次的專業醫療技術人才。
會上,神經外科主任戴偉民結合該項目的背景、意義,詳細介紹了衢州市人民醫院腦出血外科診療基地的創建過程及建設規劃。
自市人民醫院建院以來,科室在自發性腦出血的手術治療臨床實踐中,秉承精準、微創的治療理念,從傳統的開顱手術,到如今根據不同的出血類型,個性化選擇“開顱顯微鏡下血腫清除術”“神經內鏡輔助清除術”和“立體定向穿刺血腫碎吸術”,腦出血治療理念與技術不斷提升。
戴偉民介紹了他曾接診的一例患者:34歲的楊先生因連續4天感到左側肢體乏力,隨后到醫院就診。查體時,楊先生呈嗜睡狀態,他左側肢體肌力為0級。經過詳細檢查,患者被診斷為“右側基底節區腦出血”,情況緊急,團隊醫生立即為他開展“小骨窗開顱神經內鏡下血腫清除術”,成功吸出40毫升血腫。經過后期的康復治療與精心護理,三個月后,患者左側肢體肌力基本恢復,其中,左側上肢肢體肌力3級,左下肢肌力4級,且能獨立行走。
據了解,衢州市人民醫院去年共收治了183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根據實際情況,其中超過一半的患者進行了手術治療,治愈、好轉率達95%。
市縣聯動,助力腦出血診療同質化
由于各級醫院腦出血的診療能力有很大差異,因此需要各家醫療單位共同努力提升腦出血外科診療水平,共同推進腦出血患者療效的提升。戴偉民相告,“未來,我們將利用好項目資源,優化腦出血救治流程,提升腦出血診療能力,減少致死率、致殘率、并發癥,強化與各大院校、醫療單位深化人才培養、科研合作。充分發揮優勢、開拓創新,將新技術、新項目帶到縣級醫院,為提高區域性腦出血診療同質化水平作出更大貢獻?!?
衢州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徐禮鋒表示,此次被授予“腦出血外科診療基地”,既是對市人民醫院在腦出血外科診療能力方面的肯定,也是一份重大的責任。醫院將以基地授牌為新的起點,提升診療能力,完善手術方式,不斷促進本單位及周邊地區醫療機構對腦出血患者的規范化治療,同時也以單病種的質量管理方式來提升醫院的整體醫療質量安全水平,積極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為群眾提供更優質的診療服務。
接下來,市人民醫院將依托基地平臺不定期組織開展技術培訓與學習交流,組織邀請各縣(市、區)及周邊醫院內的神經外科醫生進行為期14天的閉環訓練,并有序進行臨床實踐和臨床研究工作,共同提升救治服務能力和水平。
當天,還舉辦了首期“神經內鏡血腫清除術”DTS實操訓練培訓班。衢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揭園慶現場模擬演示了使用神經內鏡輔助清除手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