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中的天花板手術”讓結腸癌術后的她很滿意
文章來源:結直腸外科、肛門盆底外科 作者:錢磊 點擊數:493 更新時間:2025-04-17
腫瘤防治周(4.15-4.21)
為進一步普及腫瘤防治相關知識,我們特別推出【腫瘤防治宣傳周】系列科普三,倡導踐行健康生活方式,主動參加腫瘤篩查,早診早治,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醫生,我真的做過手術了嗎?”
居然“沒切口”就能搞定“癌”?葉阿姨感嘆道。
葉阿姨今年73歲,不久前的一次常規體檢,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
體檢中的腸鏡檢查結果顯示葉阿姨結腸內存在一個約3cm的占位性病變,我院結直腸外科、肛門盆底外科主任徐天生當即判斷“浸潤性癌可能性大",病理檢查結果也證實了這一精準判斷。
"考慮到患者年齡和術后生活質量,我們決定為患者實施NOSES手術(經自然腔道取標本手術),并立即與國內NOSES手術權威——戴勝教授團隊取得聯系?!?
徐天生主任介紹道:戴勝教授作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肛腸外科的著名專家,其團隊在NOSES領域具有頗深的造詣。
1小時30分鐘的“微創奇跡”
戴勝教授來衢進行NOSES手術
手術當日,戴勝教授團隊與徐天生主任醫生團隊密切配合。
"NOSES手術不是單純追求無切口,而是通過自然腔道實現腫瘤根治、功能保護和生活質量的三重保障。"戴勝教授在術前討論中強調。在腹部建立3個5mm、2個12mm的腹腔鏡操作孔,通過肛門自然腔道取出切除的腸段,完成消化道重建,手術出血量僅20ml。
“NOSES手術就像把大象從鑰匙孔里請出來。"觀摩手術的年輕醫生如此形容這個精妙的過程,整個手術僅耗時1小時30分鐘。術后,葉阿姨恢復良好。
NOSES手術 vs 傳統手術
NOSES手術作為一項創新的微創技術,在結直腸癌治療中展現出顯著優勢。
該手術通過自然腔道(如直腸或陰道)取出標本,避免了傳統手術的額外腹壁切口,創傷更小、恢復更快。
術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且嚴重并發癥少;術中出血量少、淋巴結清掃徹底;3年總生存率達93.2%,局部復發率僅3.6%。
適應癥廣泛,可靈活結合機器人等技術,適用于I-III期結腸癌與直腸癌患者。
綜合來看,NOSES兼具微創性、安全性和長期療效,是結直腸癌外科治療的重要進步。目前,我院結直腸外科已將NOSES手術納入常規診療方案,適用于70%的早中期結直腸癌患者。